半个世纪情谊未改,七旬学子赴淄博探望九旬恩师_孙林书_林学院_工作
在这个春意盎然、花红叶绿的季节里,几位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毕业,并在该校退休的七旬老人,怀着崇敬的心情,决定相聚于淄博市,探访年近九旬的恩师、曾任林学院党总支书记的孙林书教授。此次活动由苗良、孙绪艮、苑来学、刘观浦发起,随后,宋长青和张舒也积极加入,而正在淄博自主创业的林学院毕业生孙能志得知消息后,专程赶来拜见这位恩师。
孙林书教授自1960年代末从山东农学院园林系毕业后,便坚守在林学院,先后担任园林系的政治辅导员、党总支副书记和书记,直到退休他依然不离开这片热爱的校园。几十年里,孙教授深耕教育事业,爱岗敬业,待人亲和,关心学生如亲子。他的无私奉献和真挚关怀,深得师生们的尊敬与爱戴。退休后,他依然保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不仅继续为党工作,还被学校党委聘为林学特邀党建组织员,并担任关工委副主任、林学院关工委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务,尽心尽力,热情不减。因其卓越的贡献,他荣获了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“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”等多个荣誉称号。
展开剩余70%1982年,孙林书教授不幸被诊断为直肠癌,经过一场长达数小时的手术,病情一度让他虚弱不堪。但他并未因此消沉,而是坚强面对,恢复健康后,继续投身工作。1987年,学校举办建校35周年庆典时,我和许方振同志一同撰写了《他是林间的一片树叶》一文,报道了孙教授的感人事迹。这篇报道不仅深刻描绘了他的坚韧与奉献,还在同年获得了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“好新闻”一等奖。
孙林书教授就像林间的一片绿叶,尽管历经病痛的折磨,却始终坚守岗位,默默奉献。他的人生就如绿叶般低调而充实,虽然并不张扬,但却在细微处闪耀光辉。他那种不畏病魔、勇于拼搏的精神,像绿叶一样在阳光下生长,永不枯萎。
在面对病痛时,孙教授并未选择退缩,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。1982年春,他发现自己患病,尽管病情日益加重,他依然坚持前往实习地点,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。5月,经过确诊为直肠癌的治疗后,医生建议他休养,他却依然积极面对,尽管手术过程痛苦且漫长,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热爱的事业。
即便是在身体最虚弱的时候,孙教授依然没有因病怠慢自己,反而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始终保持着工作的高效率。1985年夏,尽管身患疾病,他依然坚守岗位,承担起值班的重任,顶着高温和疼痛,为学校的正常运作默默奉献。他从不把自己当作特殊的人,总是心系工作和同事,毫无怨言。
孙林书教授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认识他的人。他不仅热爱工作,关心学生,也时刻关注身边人的福祉。他是林学院老教师魏士贤教授的贴心朋友,每年冬季他都会为魏教授买煤送暖,确保其过冬不再为寒冷烦恼。在多次患病的同志家中,孙教授也始终是那个不离不弃、给予关怀的人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与奉献。
孙林书教授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,但他的平凡和坚守成就了无数生命的光辉。他像一片默默奉献的绿叶,尽管他身心受限,依旧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强毅力,为党、为人民、为教育事业奉献着一切。他是生活中的英雄,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。
发布于:山东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